【新聞班車】綠城檢測出席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峰論壇
2019-08-26
8月23日,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峰論壇暨農安縣優質農產品精品館上線儀式在寧波舉行。
本次論壇以“質量興農、品牌強農、聯網富農”為主題,旨在集聚行業智慧、碰撞思維火花,探討如何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創新變革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式。藍城檢測集團旗下子公司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檢測”)也應邀參加了此次論壇。
會議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斷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推動農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5G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信息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撲面而來,農業科技創新工作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調整挑戰。“互聯網+”監管“信用+”監管已成為國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新路徑、新方法,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
參會嘉賓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中國農業科學院紀檢組組長、院黨組成員李杰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司食用農產品監管處處長孫建平,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所長錢永忠,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陸元林,寧波市市委副秘書長胡杰,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政策與信息研究室副主任陳松,寧波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強,國內農業大數據、電商、品牌建設、追溯管理及信息化監管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戰線的領導同志代表及相關農業、食品企業代表共計300多人出席了論壇。本次論壇得到了浙江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廈門海葒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大力支持。
寧波市市委副秘書長胡杰,首先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指出了此次論壇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具有極其重要意義,新技術的不斷突破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歷史機遇,寧波市將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統一部署,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重塑產業生態,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開創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中國農業科學院紀檢組組長、院黨組成員李杰人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介紹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方面開展的重點工作,提出了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創新的三點建議:一是要把握質量興農的根本點。聚焦核心關鍵技術,圍繞綠色生產、監管創新和品牌提升三個根本點,為推動鄉村振興和質量興農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二是要找準農業科技支撐著力點。樹立“大農業”觀,強化質量導向型科技攻關及開展農產品品質評定、安全保障、質量檢測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以農業科技創新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要瞄準農業科技創新關鍵點。以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為基礎,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與質量分級、評價管理,并重點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努力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創新平臺。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會上作主題報告,首先肯定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歷史性成就,肖放指出近20年來,在廣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然而隨著中央的要求越來越嚴,人民群眾的期待越來越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也面臨了新挑戰,傳統的監管模式已經不能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新問題。肖放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不能因循守舊,在新時代也要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探索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將是未來的主攻方向,也將成為“十四五”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任務,廣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者應不斷開拓創新,切實攻克難啃的硬骨頭,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邁上更高層次。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司食用農產品監管處處長孫建平,對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面臨的有關形勢、市場監管部門的有關職責和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詳細報告。并提出了下一步要堅持規范制度與完善市場兩手抓,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工作的目標。一是加快修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充分向行業和有關部門征求意見建議;二是深入推進批發市場的規范制度;三是進一步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盡快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試點推行,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的有效銜接。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回顧了農產品認證登記的發展歷程,全面介紹了以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簡稱“三品一標”)為主要類型的農產品認證體系,強調了農產品認證登記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推動農產品認證和品牌發展的意見。指出下一步要通過強化品質提升,增加信譽凝結,拓展品牌內涵,深化法律保護,全方位推動新形勢下質量興農和品牌強農。
寧波市農業農村局質監處處長宋兆祥,介紹了寧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概況,并總結了寧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工作的主要措施與成效:一是不斷深化黨政同責,績效考評實現突破;二是充分借力雙安雙創,創建合力顯著增強;三是做優做強五大體系,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四是抓細抓實日常監管,安全水平穩步提高;五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農安監管新模式。宋兆祥認為新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也要有新舉措,寧波市也正在逐步探索建立以信用為抓手的新型監管機制,以提升農業主體的自律,讓有效的監管力量發揮最大的監管能效。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楊信廷,從國內外追溯體系的運行模式、我國農產品追溯體系的運行狀況等方面闡述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再認識,提出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的思考,他認為要加速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與新技術的融合,以農業主體的信用檔案為基礎通過匯聚產地環境、生產履歷、儲運環境、交易過程、政府監管等信息,開展各類分析模型的搭建,實現重大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防控,讓大數據應用逐步成為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技術力量。
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電商行業分院副院長李建華,全面介紹了我國農產品電商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發展趨勢,提出了發展策略。他認為要盡快建立涉及標準、認證、品牌、追溯的綜合服務體系,補齊農產品電商基礎設施短板,加強農產品電商物流體系、電商人才體系和供應鏈體系建設,為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提供全方位立體式支撐。
浙江省農科院質標所所長王強,全面分析了特色農產品安全風險管控(“一品一策”)的背景與意義,介紹了“一品一策”項目的思路與做法,總結了相關成果與效益。王強認為要實現農產品安全風險管控,應建立全產業鏈思維,從特色農產品的風險隱患排查和評估研究入手,強化創新協同、團隊支撐和強化產研融合,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本次論壇共邀請到國內農業大數據、電商、品牌建設、追溯管理及信息化監管領域的頂尖專家,現場交流氣氛熱烈,共同分享從業經驗,探索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方法。
北京福來品牌營銷顧問機構首席顧問婁向鵬,回顧了我國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歷程,并以橫縣茉莉花分析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思路與方法,提出了政府主導、企業主營的“雙輪驅動”模式。婁向鵬認為要做強做大農產品區域品牌,就需要一場面向未來的產業梳理與規劃、一套系統的戰略品牌營銷策劃、一個可行的品牌聯合體(機制)的構建、一張落地的發展路線圖的繪制和一輪上天入地的傳播推廣行動。
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孫文博,介紹了一畝田從簡單的幫助農戶發布農產品信息到成為農業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展歷程,提出了農安縣優質農產品精品館建設與發展思路,下一步將通過建立線上線下采購商聯盟隊伍,培養產地直播經紀人團隊,提升農安縣精品館運營服務能力。
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農業行業總監尹驥,全面分析了當前農安信用體系建設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回顧了農安信用體系發展歷程,介紹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服務網官方網站、移動端小程序、信用工具應用市場和六類“信用+”服務,并提出應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服務網”的運行為著力點,多方面全力推進農安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藍城檢測集團子公司)總經理章虎也應邀出席本次論壇,并在會上介紹了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概況,分析了“互聯網+”服務模式,回顧了國內生鮮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提出了基于自營實驗室的合作服務、基于自營實驗室的獨立服務、純平臺式服務、本地化服務、合作聯營等新型發展模式。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劍斌,回顧了追溯領域的背景,深入探討了當前追溯面臨的政策、市場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王劍斌認為,從政府各部委的協作趨勢,到區塊鏈技術在追溯領域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對于追溯不同的痛點與需求,促進追溯更快速“體系化”發展,尤其在當前數字經濟、誠信社會趨勢下,追溯正快速從信息化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