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食安辦等14部門:完善餐飲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推進餐飲服務團體標準建設
2017-09-29
當前,居民在外餐飲消費越來越普遍。促進餐飲業提高質量安全水平,關系千家萬戶。為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9月28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農業部、商務部、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監管制度標準體系,推進餐飲服務團體標準和特色餐飲地方標準建設,全面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意見》就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提出五方面內容。
一是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針對近年來餐飲服務環節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從嚴格制度建設和人員管理、嚴把原輔料購進質量安全關、嚴把餐飲具清洗消毒關、嚴把環境衛生控制關等六方面對餐飲服務提供者提出具體要求。
二是全面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從完善制度標準體系、嚴格餐飲食品經營許可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等六個方面對行政監管部門提出要求。
三是全面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部署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行動、量化分級提檔升級行動、“明廚亮灶”質量提升行動和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行動等五項提升行動,以點帶面,促進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提升。
四是全面提升餐飲業創新發展水平。提升餐飲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餐飲業供給結構調整,強化餐飲服務人才建設,加強餐飲品牌建設,促進餐飲集約化經營。
五是組織實施。強化政策引導,開展督導考核,為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針對完善監管制度標準體系,《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健全餐飲服務食品經營許可、網絡餐飲服務監管、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學校(含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民航運營、鐵路運營食品安全管理等規章制度。修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完善餐飲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推進餐飲服務團體標準和特色餐飲地方標準建設。
針對網絡餐飲服務監管,《意見》提出,要嚴格落實網絡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確保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具有實體店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保證公示菜品和信息真實、加工菜品規范安全、食品容器和餐具清潔無毒、配送過程食物不被污染、消費者投訴及時處理。加強網絡餐飲服務監督檢查和網上監測,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意見》特別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政同責,把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作為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快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鼓勵開展質量安全培訓,提供第三方食品安全檢查服務。引導新聞媒體客觀、公正開展輿論監督,真實、公正報道餐飲食品安全狀況。暢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落實投訴舉報獎勵制度,提高公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營造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的良好消費環境和社會共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