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檢測助力第九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
2018-03-31
3月31日,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主辦、藍城檢測集團子公司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檢測”)贊助的第九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在河南省洛陽市召開。會議重點圍繞圍繞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任務與政策解讀、質量興農戰略背景下農產品品牌發展舉措、農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農安信用工作思考等主題,為參會人員進行了全面解讀和培訓。
探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路子
活動當天,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主任錢永忠、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監管處處長王為民、河南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孟鳳美、洛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淑霞等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和執法等領域150余人參加培訓。
錢永忠表示,近年來,“農安公益實訓講堂”這一活動得到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的充分認可和各地的積極響應,成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交流的創新形式,也是對現有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體系的補充和豐富。
“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希望通過實訓講堂的不斷舉辦,為基層監管人員提供政策指導和方法借鑒”。錢永忠說。
提升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感
河南省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用占全國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產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小麥、十分之一的糧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河南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孟鳳美介紹,近年來,河南緊緊圍繞加快農業轉型發展方式,以發展“綠色農業”為目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推進質量變革,實施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做大做強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切實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農業農村部將‘農安公益實訓講堂’放在洛陽舉行,既是對河南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檢驗和鼓勵,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新挑戰
簡短的開班儀式后,培訓正式開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監管處處長王為民從過去五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經驗和成效,十九大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新形勢,以及新形勢下面臨的新任務等方面進行解讀。他說,2018年是“農業質量年”,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走質量興農之路,為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提供了遵循。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處處長李顯軍的講座則分析了我國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的重大意義,在他看來,“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農業品牌創建最便捷的途徑。針對農產品品牌如何發展這一問題,李顯軍也給出了制定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科學爭創優勢品牌;以“三品一標”為重點,打造公共品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品牌創建速度;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加強現代產業基地建設;優化品牌運作機制,增加產品地域文化內涵;搭建推介平臺等建議。
建立信用體系,提高執法能力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應急處處長方曉華,從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時代背景、進展成效,農安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思路、以及建設和探索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在農安信用體系建設發展思路方面,方曉華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基本建成,重點生產經營主體的信用信息基本實現全覆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有力有效,信用體系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上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胡濤的講座,圍繞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模式進行。他提出,加強農業綜合執法要從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機構,落實“檢打聯動”、建立監管信息電子化查詢機制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