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檢測助力第十一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
2018-08-23
近日,由藍城檢測集團子公司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綠城檢測”)贊助的質量興農萬里行青島站暨第十一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在青島順利召開,本次培訓主要圍繞質量興農時代背景下的新形勢與新任務。
本次培訓重點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的最新進展與制度安排,系統講解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試點與應用實踐,分享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模式與基層監管舉措,以及第三方快檢服務模式、重大活動保障措施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案例。來自全國12個省(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和執法等領域150多位相關人員參加了培訓。
致辭
青島市農業委員會監管處處長宋杰首先對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和各省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同時指出,多年來青島市認真貫徹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打造中國東部沿海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示范區和樣板區,認真落實中央“四個最嚴”要求,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貫徹“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管住源頭,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命根子”;二是堅持標準引領,牽住農產品質量提升的“牛鼻子”;三是堅持全程追溯,睜大農產品質量監控的“眼珠子”;四是堅持黨政統籌,挺直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腰桿子”。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青島市出色地完成了上合青島峰會的地產農產品供應保障任務,目前正在全力以赴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工作。宋杰表示,青島市將以此次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為契機,夯實基礎、補齊短板,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政策與信息室副主任陳松詳細介紹了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及農安公益實訓講堂的相關情況,陳松表示農安公益實訓講堂自2016年開始組織舉辦,以“公益、互助、交流”為宗旨,圍繞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人員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邀請農業農村部、各地方農業部門相關單位的專家進行授課,答疑解惑,至今已開展11期,覆蓋全國近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2000人次積極參與。
同時指出,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農業質量年,并組織開展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圍繞展現農業改革過程中農產品綠色、優質、健康、安全等發展成果,打造中國農產品高品質形象,提升“質量興農”的影響力,同時增強互動體驗、加強科普宣傳、樹立消費信心,活動主要包括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啟動會、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宣傳月和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高端論壇等。7月10日農業農村部在福建省正式啟動了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8月8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開展了質量興農萬里行云南站,此次開展山東站活動,聚焦農業綠色發展、農業品牌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公眾關切與科普宣傳,并將農安公益實訓講堂青島培訓班作為質量興農萬里行山東站的特色活動之一,希望能夠為各地搭建一個平臺,在質量興農萬里行的支持促進下更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生產經營企業的主體作用、行業專家的支撐作用,合力推進質量興農,實現共建共享、共商共治。
精彩課程
趙華軍副處長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綜合處
質量興農時代背景下的新形勢與新任務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綜合處副處長趙華軍從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出發,解讀農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以及什么是質量興農、如何做到質量興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農業產業振興,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其目標是要達到農業生產質量高、生產效益高、生產效率高、產品競爭力高、人員素質高以及農民收入高。而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質量興農就必須做到四個加強和四個轉變,即要加強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執法監管、加強品牌建設、加強質量安全科普,在觀念上實現從數量優先到質量優先的轉變;在政策上做到從生產導向到效益導向的轉變;在工作方法上做到從政府推動到市場推動的轉變;在考核方面完成從考核總量到考核質量的轉變。
虞軼俊副局長 浙江省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局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實踐研究
浙江省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虞軼俊副局長(主持工作)分享了浙江省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實踐經驗;解讀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制度背景;詳細介紹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辦法》的內容;全面詳述了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的典型做法;重點介紹了從生產者、監管者、消費者等不同角度對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實施成效的實際調查情況,從應用實踐和調研數據等方面證明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合格品牌是產出來和管出來的市場最佳體現。
田鳳副研究員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情況介紹
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田鳳詳細解讀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情況,深入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的必要性;對比分析了《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出現的問題;全面詳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的原則、主要內容、修訂難點和進展。指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過程中,要規避、解決地方配套難度大、處罰標準不甚合理;執行困難、行政執法能力不足;行刑銜接困難等問題。
張剛處長
山東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幾點思考
山東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張剛從基本認識、問題導向、多維發力、重點突破等4個方面介紹了對于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經驗、做法與思考。分析指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本身是一項很有難度的工作,一是種植業生產沒有強制許可,生產過程沒有強制標準但產品質量安全卻有根本要求;二是生產主體素質薄弱、監管隊伍力量薄弱但農產品質量管控難度大;三是在質量安全高要求的前體下,土地、水質問題突出,生產經營方式難以管理。最后提出要從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不對稱”、“不對稱不完全信息”、“對稱不完全信息”等問題為導向,于生產環節、監管環節、市場環節多維發力,采用合格證制度從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重點突破。
鄔為民院長 寧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培訓學院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實踐與模式
寧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培訓學院院長鄔為民通過例舉分析潤海草莓、雪竇山茶葉、奉化曲毫、溪口雷筍等農產品品牌的推進建設工作和創建成效;解讀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奉化模式的開創創新,從而分享介紹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實踐與模式。指出以生態為依托、以農產品特色優勢為基礎,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優化現有傳統品牌、整合潛力優質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是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有效方式手段。同時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培訓學院的工作與實踐,并從實踐工作出發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創新工作。
華文鋒 廈門海葒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鄉鎮第三方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服務模式
廈門海葒興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華文鋒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管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詳細介紹第三方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服務的內容、特點與優勢;例舉第三方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服務實際案例,解析如何通過構建鄉鎮第三方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服務補充基層現有監管資源、提升基層現有監管效能、體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精神。
路大海博士 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綠城檢測路大海博士以G20峰會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為例,從基地通用要求、供應基地的基本要求、供應基地的管理規范、供應基地的遴選、供應基地的監管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出要突出生產主體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的作用,通過專項整治、嚴格執法監管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王劍斌副總裁 浙江甲骨文超級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質量安全可追溯的實施與案例分析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劍斌全面解讀了可追溯的定義及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相關問題,結合陜西榆林橫山縣羊肉可追溯體系、寧夏中衛市中寧縣枸杞、萬榮蘋果、大洼區可追溯體系等多個案例,指出了建立可追溯體系對于農產品品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精彩瞬間